12.把精益创业理念运用到培训中。精益创业的三大法宝:“最低可用货源”、“客户反馈”和“快速迭代”。事实上,培训方案的不断升级完善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从一个点开始,尝试一个新的项目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听取客户的反馈。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不断提升项目设计水平。事实上,前十条建议可以作为精益培训的参考。
我的观点是首先得知道下属徒弟们为什么这么快就离开,或许就是他认为你这个师傅不过如此,没什么新货了。所以,要想留住徒弟,师傅本身就得不断学习,要让你的徒弟或下属看到希望。也许徒弟们自己心里盘算着今年先把你的东西学到手,明年就走人;但是到了明年的时候你又有了新东西,徒弟又想学,于是再等一年……就这样,师傅每年都进步,每年都出新东西,徒弟学习也有干劲奔头,每次想走又觉得还没学完不甘心,于是到最后就一直跟在师傅身边不走了。
毫无疑问,一些企业负责内训师相比专业培训师欠缺一些授课技巧等背景知识,一些内训师甚至对课程不够熟悉。企业为节省成本,没有系统的内训师培养计划,碰上有免费课就派内训师去听,没有则按其本身风格授课。这样的培养计划最终导致的结果则是课程评审流于形式,讲师评估也毫无章法。即使企业最后将是否符合专业和实际要求作为课程采用与否的标准,但内训师的审核仍然会缺乏对专业、实际要求等概念的有效界定。
期末项目设计为两天的课堂强化学习,随后是行动计划和九周的实际应用,并在课后持续跟踪。员工相互练习对话之所以需要两天时间,就是要充分深化项目内容,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员工对员工的对话是动态领导项目中快速发展的一部分,该项目通过小组分配、练习和讨论公司当前的业务问题,向员工传达动态的领导理念和工具。设计的主题数量有限,以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这些主题。其中,这些话题包括:商业计划背景下的确定、对话规则、对话模式、如何实现快速决策、RACI决策模式、如何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训需求调研说起来不难,但说起来并不容易。前提必须意识到,培训需求调研是所有培训项目的源头,培训项目是否立项、如何实施、如何评估。所有这些都取决于培训需求的结果。所以,最后有句老话说,培训一定要对症下药,一次解决一件事,这比场景热闹的培训有价值多了。此外,我们从事的是企业培训,而不是校园教育、公益讲座,每一分钱都换来一分货。如果你真的做不到,先找一位可靠的专业顾问来指导你。因为,即使你的企业很富有,你也不能任性!
如今,跨国企业很多,很多都来自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走国际化道路也是大势所趋。什么是国际企业?并不是所有的海外人才都是国际化人才。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企业管理专家,他说,他的一个朋友雇了几个台湾人,但基本上不管用。他的工作表现松散,每天都和在台湾的家人通电话。它只是起到了与一些渠道沟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