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招聘关键岗位人才时,考察候选人适应变化的潜力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体现在,当候选人适应变化的潜力不足时,一旦变化成为现实,企业将面临两种抉择:要么设法快速提升他的能力,要么找人替代他。
但是请注意,前者是很难做到的,后者是存在着多种风险的。那么,企业在招聘关键岗位人才时,应该怎样分析和判断候选人适应变化的能力或潜力呢?通过向候选人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可对此做出精准判断。
1、询问他的专业工作理想,目的是分析他是否具备引领或适应变化的内在动力
所谓专业理想是指一个人期望在专业领域达到什么状态。有专业理想的人知道工作的发展方向,对专业工作有独到的见解,工作必然主动、专注而又有激情。这种人一定能够适应变化,因为企业未来变化的方向是与他们的专业理想高度一致,因而,至少他们在下一阶段不是被淘汰的对象。
反过来说,一位关键岗位人才如果没有专业理想,他便极有可能抓不住工作重点,只会一味满足上级领导的要求。问题是,如果上级领导在这位人才工作的专业领导并不是行家,而要依赖于这个领域的关键人才来把握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这个领域的关键人才又不知道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就严重了,企业的损失就大了……
2、询问他是否善于学习,目的是分析他是否能够建立适应未来变化的潜力
这是评估候选人“适应变化的潜力”的第二项指标,就是探询候选人是否爱好学习,并善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任何一位人才适应变化的能力,必然来源于他的学习能力。换言之,那些不爱好学习且不善于学习的人才,必然不可能建立起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
因而不可能做到与组织一同成长,更不可能做到引领组织或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践已经反复验证,只有那些能够围绕正在从事的专业工作而潜心学习、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或者说为做好专业工作而学习的人,才可能具备适应变化的潜力。
3、训问他应对工作问题、困难和挑战的个性化表现,目的是分析他是否具备足够的职业韧性。
美国心理学会对“韧性”做过这样的定义: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压力或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适应力。有韧性的人,不仅意味着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而且意味着在压力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实现成长和新生。
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化日新月异,任何关键岗位工作都将随时面临各种问题、困难和挑战,而且岗位层级越高,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越多越大。如果关键岗位人才不具备足够的韧性,不敢面对工作中必然会大量出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他必将无法胜任。换言之,缺乏韧性者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