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行业资讯
富文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岗位外包、员工派遣、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企税优化、灵活用工、HR外包、劳务代理,劳动法律、法律咨询、人才测评、人事服务、人事外包、招聘测评等产品及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工风险、控制用工成本。与国内腾讯、中兴、松下电器、交通银行
前沿行业资讯
为什么员工有10分的能力,却只产出5分的力?
发布时间:2021-09-22
  |  
阅读量:0
字号:
A+ A- A

往往很多企业花高价招进来的人才,并没有产生公司所期望的产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这就要提到“岗位胜任力”。

1、能不能做

这是一个人的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背景上。 这也是我们HR在日常招聘岗位时的“门槛条件”,比如会看一个人的年龄、学历、经验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

HR更倾向于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我们往往会把“能不能做”作为岗位的硬性条件,但一个人“能做”的部分其实是很容易改变的。就像如果我们招一名实习生,本身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经过一两年的成长,他也能够从不会做,到可以做。因此,需要管理者思考和权衡,哪些岗位需要现在就胜任,哪些岗位可以容许在一段时间内胜任,从而定位哪些岗位适合花高价招现成的,哪些更适合招一个新人去培养。

2、适不适合做

这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岗位的定位,还有对岗位行为风格的要求。不同的岗位定位,侧重要求是不同的。比如销售岗,更侧重候选人的目标感和成就动机,侧重拿结果的能力。而对于职能岗,更侧重服务或流程经验,通过服务或管理的优化,提升效率,产生价值。

还有不同行业属性、企业文化,团队对候选人风格的侧重也有差异。你会发现,互联网、零售、制造业出来的人会有些不太一样;民企、外企、国企出来的人风格也会有些不同。

比如,如果我们招一个文员,那国企的文员和外企的文员,倾向的风格会不同。 这部分胜任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持续稳定地做这件事情。 但这部分特征也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员工愿意自我调整,付出更多的个人努力,或公司给员工调岗,提供更多培训和支持的机会,都有改善的可能。  

3、愿不愿意做

它是一个人的内在因素,比如价值观、个性特质、动机。 这是不易察觉、也很难改变的部分。 而意愿度则来自一个人内心里对一件事情的认同感的程度,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比如你企业有加班文化,就是要996,你面试的时候,候选人会为了先赢得这份工作机会,或为了完美表现自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违心说出可以接受加班的情况。 但往往最后,他要么放弃这份offer,要么入职不久后又离职,或者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

你会发现能够主动给企业推荐优秀人才的员工,往往是对公司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和企业价值观高度一致的人。 只有当他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使命、认同企业的目标,他才会从内心里真正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才会愿意全力以赴去做好这件事情。

这部分最底层的隐性内在因素,才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稳定的产生高绩效的核心所在。 


上一篇:60后北大教授自曝作息表,原来所有的优秀都有迹可循!
下一篇:3个面试提问,让“伪人才”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