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几天,李天国博士说看到一则日本人才派遣公司的新闻,非常震撼,发来原文,我用网络自动翻译出来,读出基本的意思,顿时有大开眼界、大开脑洞的感觉。从业20多年,第一次看到人才派遣公司可以如此作为——组织派遣员工去开发汽车技术,成为世界第一加速度。立即请李博士翻译出来,让更多的人力资源服务同行来一次“头脑风暴”。好多年前,看到过日本一人才派遣公司研发了室内、地库种植水稻等植物的技术,当时的首相还去参观了。【译者解说】:12月23日浏览日文雅虎时,发现一则有意思的消息。人才派遣公司,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整合关联制造业企业,开发出加速力世界第一的电动汽车,打破了人才公司既有的模式,通过人才服务,赋能电动汽车制造业。也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无边界化=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译文】:大阪的人才派遣公司开发了「加速力世界第一」电动汽车
人才派遣公司开始销售的电动汽车“奥尔”。这款电动车是大阪市技术系人才派遣公司“阿史帕克(音译)”开发的一款新型电动汽车(EV)“奥尔(音译)”,其最大的卖点是踩下油门后,1.69秒内时速能达到60英里(约96公里),加速力为世界第一,这款电动车12月开始销售。限定的50台的订单销售,价格约为3.5亿日元。该公司的吉田真教董事长(48岁)2012年在公司内部进行公开招募,称“希望集结技术人员的力量,创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由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9人组成的开发团队从2018年开始,一直在制造工厂所在的意大利都灵进行准备。据悉,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约30家公司、1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过该项目。【编后语】读完这篇非常短的新闻,思绪万千,立即写下了几点感受和思考:
一、人才派遣公司派出的人才,是人才派遣公司所有,国内公司基本没有把这批派遣人才当成自己的员工和资源,派出去基本就不会再利用,也不懂得如何再利用?
二、国内人才派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模式,大多都停留在原始方式——简单的价格和同质化竞争。三、专业性和细分领域的人才派遣,可以有更多的想象和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必然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的重要方面。四、人才派遣公司的对现有人力资源的挖掘,具有无限的可能。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规模(服务客户数和服务人数)普遍不比国外机构小,主要的问题是专业化水平和商业模式有较大的差距。
五、在移动互联平台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人才派遣公司是否有可能把自己、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名派遣员工连接起来,发挥派遣员工的专业优势,去研发、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六、人力资源服务业也在大谈“跨界”,但真正如何跨界?跨什么界?谁去跨界?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不知道从何方入手。这个日本的案例,是否是给我们“跨界”热中的一盏明灯?引导我们如何去开发自己员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