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行业资讯
富文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岗位外包、员工派遣、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企税优化、灵活用工、HR外包、劳务代理,劳动法律、法律咨询、人才测评、人事服务、人事外包、招聘测评等产品及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工风险、控制用工成本。与国内腾讯、中兴、松下电器、交通银行
前沿行业资讯
灵活用工的全球趋势
发布时间:2021-07-07
  |  
阅读量:0
字号:
A+ A- A

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历程看,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成熟度不断提高,会带来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断上升。


从全球范围看,劳动力市场中的雇佣合约期限呈现出缩短的趋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显著增强,兼职、临时工、自我雇佣等灵活就业形式比例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工业化国家不稳定雇佣关系增长快速;发展中国家经历了非正规就业平稳、快速上升的过程;


中东欧、中亚的转型国家也经历了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增强和非正规化的过程。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整个20世纪7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和企业享受到了一段繁荣的稳定时期,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工人的实际工资和个人收入不断上涨。


雇佣稳定性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雇员(尤其是白领、管理层和专业人员)的忠诚度增强,雇佣期限更长。


许多雇员工作在“内部劳动力市场”这个市场中具有一系列特征:长期受雇于一个雇主;沿着企业内部的职位阶梯晋升;所规定的工作与确定的职业生涯相联系;拥有基于价值、资历或者其他一些相关综合素质的个人薪酬


这个系统被称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因为一般来说,雇主和雇员都不会向外部市场开放或者申请职位,这些空缺都依赖于内部的受过专业训练、有才能的人晋升来填补。


这些特征作为一个系统一起运作,因为只有集合在一起它们才有意义并且彼此促进。它们是企业总体人力资源战略相互融合的部分。


在这一阶段,企业对人力资源队伍的管理主要采用了刚性管理的方式。


第一,企业每个员工都是一定组织的成员,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和规定的工作任务。各级组织相对稳定,其下属成员及其工作不得随意变动。


第二,企业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即企业每个员工都要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定完成工作任务,违反规章制度或未能完成工作任务要受到处罚。


第三,企业实行高度集权的命令和指挥,即企业管理的各项大权均集中在企业最高领导层,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指挥必须服从。


但是,人力资源队伍长期固定不变,劳动者和企业形成长期的雇佣关系所带来的后果是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到来,作为科层体制的前提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外部环境由具有稳定性变为极具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


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组织机构应该趋于灵活而富有弹性,以求信息畅通并行动敏捷,能够具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组织设计中再造、重构成为讨论的焦点。扁平化组织、多功能团队、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网络组织等概念纷至沓来。


在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外部竞争的同时,企业也开始采用灵活用工的方式来及时调整劳动力队伍的规模、工作安排和工作时间。


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采用了多种形式的雇佣:临时、兼职、工作分享、顾问、签约以及租赁等。很多雇员喜欢这种选择权,因为能够拥有更加柔性的时间,能够选择他们工作的地点、工作方式和最喜欢参与的项目。


人力资源队伍的调整也变得更加灵活化、弹性化。这既有利于发挥下属人员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又有利于使企业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高层战略决策问题上。


进入21世纪,灵活用工正在从企业微观的操作层面向战略层面转变。


从微观层面来讲,企业的灵活用工主要关注对企业、个人的柔性管理,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为核心,实施各种灵活的管理措施来缓解刚性管理带来的压力。


目前很多企业越来越注重采用各种措施来帮助企业员工获得工作的灵活性,实现工作生活平衡;也越来越注重提高企业柔性管理的程度,帮助企业增加应对内外部变化的灵活性。


仅从操作层面思考灵活用工,对于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还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企业开始将灵活用工上升到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层面,期望通过灵活用工达到提升适应环境能力、提高员工生产力、降低劳动成本、增加营业利润,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的目的。


从战略/宏观层面来讲,人力资源弹性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灵活调整人力结构、员工数量、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与员工薪酬等因素,以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模式的人力资源的需求。


当企业在面临内、外环境变动所产生的压力时,实施灵活用工战略能使企业有效地作出适当反应。


不同的企业在遇到不同的环境冲击时,也会发展出不同的灵活用工策略。


从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来看,灵活用工模式在国外非常成熟,发达国家年均达到25%,尤其是波兰、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达到30%以上,其中,有10%~25%的劳动力是由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派遣的短期灵活用工(见图:各国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对比(单位:%))。

/uploads/allimg/210707/095T31256-0.jpg

图:各国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对比(单位:%)


最近五年间,随着人类社会整体上跨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交易成本急剧下降,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下,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呈现出复杂、动荡、不确定、不可测的新特点。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规模不经济、绩效不稳定、法律限制、就业习惯等诸多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希望能够实现与劳动者的快速、精准匹配:在需要用工的时候就能找到匹配的人;


上岗以后不用培训就能产生绩效,而且绩效是持续的;当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还可以很容易地结束雇佣关系。


上一篇:灵活用工
下一篇:灵活用工——劳动分工精细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