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富文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岗位外包、员工派遣、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企税优化、灵活用工、HR外包、劳务代理,劳动法律、法律咨询、人才测评、人事服务、人事外包、招聘测评等产品及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工风险、控制用工成本。与国内腾讯、中兴、松下电器、交通银行
公司新闻
新晋培训经理,如何做培训,才能在公司做出点成绩?
发布时间:2023-02-17
  |  
阅读量:0
字号:
A+ A- A

  一、新晋管理的方式不同,其管理需求不同。

  在企业新晋管理者一般会有内外两种方式,但不同的方式,他们在管理上的需求往往不同。

  一种在内部进行提拔晋升(或者调任)。一种为外部招聘空降式任职。

  对于内部晋升者大多是通过业务能力的评估方式进行晋升。少数的会通过综合评比的方式来晋升。业务能力高者更易于说服,而综合能力虽然可能更适合领导,却具有一定的业务欺骗性。会让有业务能力又有野心者会心生不服。

  因此,在内部提升的基层管理者往往在团队管理的能力上有所欠缺。

  对于外部招募而来的管理者,往往是直接按胜任能力进行配置。这样的人在企业,群众基础不够,对企业的文化了解不够,容易受到老员工的排挤。如果不能静心沉着面对,积极的融入企业,往往会感觉孤立,日子难过。

  因此,自外部招募来的管理,往往在企业的文化融入上有所欠缺。

  那么这样的新晋管理者,我们自然是需要有所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尽量补足不足,便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针对不同需求,挖掘培训内容。

  1、要做培训,从内容来明确方向。

  其实做培训,最难的不是做什么方案。而是难在你不知道培训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的原因。因为只要我们选择确定了目标,我们自然可以有方向的去设计、去努力去完成各环节工作,从而达成目标。

  这在小编的分享也是如此。

  有一个好的话题,我们自然可以更为有方向的去分析和分享。但当真的让我们HR去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往往却不知道想要说些什么?因为,没有了命题,就没有了方向。那什么才是你想要分享的内容呢?

  所以,以前的上林老师、大魔王老师他们才会说,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往往代表着你其实已经接近了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说,如果你能针对问题能有效的提出来,说明你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因此,要做新晋管理者的培训,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缺什么,具体是什么内容。

  在上述一点中,我们说过了:

  内部提升的一般会缺管理能力。而外部招募的一般会缺企业的文化(当然文化这个范畴很大,从产品到)。

  而企业文化一般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精神层——员工的信仰体系;制度层——企业的行为体系;物质层——给所有人的视觉体系。

  2、新晋管理者应提升的能力内容。

  一个领导者应具有以下能力:角色认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沟通能力、授权能力、激励能力、影响力、培养他人、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协作能力、执行力、团队管理、绩效管理等等能力。

  而外来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上的缺失,一般有如下内容:

  精神层:企业文化的内涵。从价值观、经营理念、人才观、企业产品及文化历史、优先人物等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这是外来领导融入企业文化的基础。

  制度层: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激励机制、所属及关联职责等规范企业及员工等行为的管理机制内容。这是新晋领导能熟练运用管理]工具,实施自己工作规划的前提。

  物质层:这是企业想要展示所有人看的文化内容。而展示的背后往往会有其他的意义,或者期望。而如何承载、维护都是外来的新任管理者需要有所支持的内容。

  三、有人有内容,要的自然是组织与实施。

  正如题主说的一样。一次有效的培训自然要如一场有效的会议一样,s 有着准备、实施、效果与落地的计划。才能让培训真正的向着我们的期望来进行。

  因此,对于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我们可以参照有效会议的组织一样,把握培训原则,做好培训的五要素。

  1、培训的五大要素。

  一是培训的外部体现要素

  这里主要讲的是培训的外部宣传要素(通知内容)。要让相关人员知道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培训多长时间,培训的对象是谁、谁来培训、培训的方式等。这些通知都要提前一段时间,以明确简单的形式告诉大家。让大家对培训可能形成的时间安排、工作影响有个调整和安排。

  二是培训的内在培训要素。

  在对于培训的内容的设计上,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指导思想。不能说象上一点说的能力需求内容都要做为一次培训的内容。能力提升是一个次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对于培训的安排上,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安排,比如本话题中的熟悉业务等。

  同时要有拟达目的、学习任务、拟起作用都要一一明确。让参训人员怀有敬畏之心。

  三是培训的组织程序要素。

  在培训的设计中,我们一定要明确谁来对培训安排,谁来对内容进行确定,谁来做培训准备、谁来进行培训的进程把控(培训组织)、谁来做培训服务、谁做培训的落地跟踪、明确谁来进行培训效果反馈等。

  四是培训的经费开支要素。

  每个培训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的。对于耽误工作时间的成本暂不论。但对于培训的师资、场地、茶水、培训教辅设施等都要有一定的预算。并严格控制开支。做到不铺张浪费,但也要保证培训需求。

  五是培训的人员组织要素

  当然在培训中,我们一定要牢记最重要的就是人了。从受训人员、施训人员、主持人员、服务人员、会后落地跟踪人员等都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要进行相应的分组、明确各组人员的培训工作职责。

  参训的要有学习考核、落地使用、效果反馈的责任;而施训人员要有教案准备、培训实施、实施考核的责任;而主持人员要有组织实施、培训场地控制的责任;服务人员要有事项通知、培训服务、场地整理等责任;对于落地跟踪人员要有内容检查、落地核实、效果评估等的责任。

  2、培训的方式要结合实际,灵活组织。

  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我们一定要明白,他们往往都具有一定的领导素质。因此,在能力补充上往往长短不一。因此,在培训的方式上,我们也要坚持灵活,在培训组织上也不一定非要统一在一起。

  针对不同管理人员、干部的需求,我们可以灵活的使用培训方式。

  如:

  企业内部培训。可以针对产品知识、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培训。

  企业外部培训。可以针对心态、培养、管理等较为专业的内容进行培训。

  个人自我学习。可以针对一些管理者的常识内容、产品内容、制度规章等内容进行有管理控制的个人自我学习方式进行。(检查、考核等)

  工作轮换培训。对那些我们有继续培养期望的潜力人才。我们可以让他们到相对应的部门去轮换岗位、现场学习等方式形成业务知识的熟悉与补足。使单一专能的管理人员"通才化"。

  当然,如外部拓展、标杆参观、榜样身教等形式都是可以使用的。

  当我们将上述内容都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时,我们的培训方案,自然就可以跃然纸上。而后就是按计划方案进行组织实施的事情了。

  小结:

  做培训一定是按企业需求、员工需求来进行设计并实施的。而任何培训内容只有落地得到转化才能体现培训的作用。

  作为有成本的管理与实施内容,作好培训的性价比控制也是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上一篇:HR应该如何给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下一篇: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或者HRD,你开展工作的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