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0755-86615126
求职登录
求职注册
求职登录
企业登录
首页
关于富文
公司新闻
合作伙伴
产品解决方案
富文人力资源
招聘流程外包 (RPO)
人力资源事务外包
创新福利
高级人才寻访服务
岗位外包
劳务派遣服务
校招与企业品牌
社会保险事务代理
人才测评服务
招聘中心
HR智库
前沿行业资讯
新闻动态
劳动关系管理
人力资源规划
薪酬福利管理
绩效管理
培训与开放
HR信息化
行业动态
合作企业
人才培训与发展
环球就业指导
全球化引才
就业指导中心
职业生涯管理
简历门诊
面试辅导
职涯规划
求职私教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富文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岗位外包、员工派遣、劳务派遣、人才派遣、企税优化、灵活用工、HR外包、劳务代理,劳动法律、法律咨询、人才测评、人事服务、人事外包、招聘测评等产品及服务,帮助企业降低用工风险、控制用工成本。与国内腾讯、中兴、松下电器、交通银行
新闻动态
位置:
HR智库
>
新闻动态
>
再出利好!北京发布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21-04-01
|
阅读量:
0
字号:
A+
A-
A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 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管理,促进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包括:
(一)个体经营者;
(二)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三)新就业形态人员(包括依托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但未与新业态平台相关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第三条 本市农业户籍劳动力(男性未满 60 周岁、女性未满 50 周岁)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就业登记的人员和就业见习期间的见习人员可以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其中,见习人员包括毕业 2 年内未就业的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及技工院校毕业生;具有本市户籍的 16 至 24 岁登记失业人员;具有本市户籍的 16 至 24 岁转移就业登记的农村无业或务农劳动力。
前款中所称社会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标准按照本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执行。本市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 务机构参保,其它人员按个人委托存档人员参保流程办理。
第四条 对 2020 年及以后毕业离校 2 年内的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本市户籍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方网站、北京人社 APP 和微信公众号,申请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第五条 对现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 1 年,实施期限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第六条 自2021年1月起,个人委托存档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本市灵活就业人员,可按照1的费率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可以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适当选择。
第七条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经营者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确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1 年可继续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对2020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1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补缴时点本市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
第八条支持院校、培训机构等优质培训资源和互联网平台企业,围绕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网络直播)和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推进线上线下培训新模式。在养老、托幼、家政、安保、快递等领域,组织开展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
第九条 对本市户籍从事个体经营并进行登记注册的,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支持。个人借款人可向户籍所在地政务服务中心提交《北京市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借款人资格认定申请表》及身份证明材料进行认定。借款人通过身份认定后向签约担保机构申请担保,担保机构同意担保后,可向经办银行申请贷款。
第十条支持和鼓励各区大力促进灵活就业,指导有条件的区开展本市农业户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试点工作。
第十一条在本市实现灵活就业的在京从业人员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北京人社APP 和微信公众号, 线上办理灵活就业登记,也可就近到就业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并免费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灵活就业登记须填报个人信息、就业类型等信息,书面承诺信息填报真实,无需提供就业证明材料。就业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办理修改手续。
第十二条 在本市实现灵活就业的在京从业人员失业后,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北京人社 APP 和微信公众号,线上办理失业登记。也可持失业登记相关材料到常住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常住地不在本市的,可选择在参保地或就业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办理失业登记应 当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和失业原因,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书面承诺。
第十三条 畅通灵活就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渠道,符合本市职称评审条件的灵活就业专业技术人员,可由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行业协会学会等履行公示推荐等程序,按《北京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申报相关专业职称评审。
第十四条 持续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伤预防工作。
第十五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服务力度,提供灵活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跟踪回访等“不间断”的公共就业服务;将处于初创阶段、灵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体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为其提供职业介绍、推荐匹配、用人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第十六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新职业以及互联网技术应用和职业活动的新变化,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与“就业超市”互联网服务平台上动态更新发布社会需要的新职业、更新职业分类,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求职应聘机会。
第十七条 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规范有序的
求职
招聘
、技能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专业化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共享用工”工作,指导和帮助其搭建“共享用工”平台。
第十八条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
招聘会
活动,鼓励办会机构在场内开设灵活就业专区,发布供求信息。持续关注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情况,及时跟踪各区设立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意愿,优化人力资源服务。
第十九条 维护劳动保障权益。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与其签订书面(电子)劳动合同或订立口头协议。
对新就业形态人员,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关联企业与 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支持和鼓励产业(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或行业企业代表协商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工时标准等规范,并在服务时间、报酬、休 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确定最低保护标准。
第二十条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做好本系统的申诉处理机制,按行业标准积极协商解决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基层调解组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等要及时掌握和依职能调处新业态企业及关联企业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本办法自 2020 年 10 月 1 日起执行。
解读《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实施措施〉的通知》
一、政策依据
2020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国办发〔2020〕27号,以下简称“27号文件”),对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出明确要求,从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并要求各地要制定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依据“27号文件”精神,结合北京市灵活就业工作实际,形成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实施措施》。
二、政策主要内容
(一)明确了灵活就业人员定义和范围
灵活就业人员范围包括:个体经营者、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包括依托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但未与新业态平台相关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从业人员)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二)多渠道支持本市人员实现灵活就业
1.本市农业户籍劳动力(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0周岁)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就业登记的人员和就业见习期间的见习人员可参照本市城镇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本市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在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保,其它人员按个人委托存档人员参保流程办理。
2.对2020年及以后毕业离校2年内的初次就业为灵活就业的本市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不超过三年的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
3.对现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通过其他形式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1年,实施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
4.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本市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确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1年可继续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对2020年未缴费月度,可于2021年底前进行补缴,缴费基数在补缴时点本市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
5.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缴费政策:从2021年1月起,个人委托存档的本市灵活就业人员按照1%的费率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可以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适当选择。
(三)畅通外埠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失业登记渠道
外埠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线上途径一致,线下途径不同。
线上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网站、北京人社APP和微信公众号办理。
线下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可到就业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线下办理失业登记可到常住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常住地不在本市的,可选择在参保地或就业地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其中,参保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地点;就业地指失业人员失业前在本市办理就业登记的地点。
(四)优化公共就业服务
1.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跟踪回访等“不间断”的公共就业服务;将处于初创阶段、灵活形式用工等用人主体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为其提供职业介绍、推荐匹配、用人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2.支持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就业服务。一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与“就业超市”互联网服务平台上动态更新发布社会需要的新职业、更新职业分类,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求职应聘机会。二是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规范有序的求职招聘、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外包等专业化服务。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共享用工”工作,指导和帮助其搭建“共享用工”平台。三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招聘会活动,发布灵活就业供求信息。持续关注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情况,及时跟踪各区设立劳务市场或零工市场意愿。
(五)维护灵活就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
一是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应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订立口头协议。对新就业形态人员,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关联企业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安全保障等事项。支持和鼓励产业(行业)工会与企业或行业协会或行业企业代表协商制定行业劳动定额标准、工时标准等规范,并在服务时间、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方面确定最低保护标准。
二是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做好本系统的申诉处理机制,按行业标准积极协商解决劳动者的合理诉求;基层调解组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等部门,要及时掌握和依职能调处新业态企业及关联企业劳动保障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广大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
新经济助力新就业,灵活就业发展前景广阔
下一篇:
重磅!国税总局答复关于从税收政策和征管方式等方面加大平台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
最新文章
富文人力与上市公司科锐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共绘人力资源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智能化模式新未来!
高效解决方案:广州招聘流程外包最佳选择
高效解决招聘难题,灵活易用的服务外包方案
高效解决人力资源短板,合作外包招聘流程服务
高效规范,助力企业发展:佛山招聘流程外包方案
高效精准:天津招聘外包解决方案
高效精准,无需担忧-珠海招聘流程外包专家为您解忧
高效精准,助力企业成长——RPO外包全程招聘服务
高效精准的招聘服务外包,为您助力人才招募
高效简便的工厂外包招聘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中国·广东·江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职业技术...
简单来说,短期、阶段性地干一干可以的,作...
热烈祝贺华中师范大学2021年01届学员...
2021年江南大学春季招生将于4月23日...
近年来,灵活就业本身效率高,成本低,因此...
近些年各大行业的竞争情况更加激烈,因此企...
2021年第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薪酬报告发布...
我省2021年4月自学考试准考证打印通道...
从某种数据分析来看,很多企业在招聘工作人...
2021年灵活用工趋势分析“企业数字化”...